首页/ 党员论坛 / 他山之石 / 正文
四川完善干部从基层来的选拔机制

让基层一线成为起跑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5-31 14:32 作者:川组轩

近年来,四川注重探索创新和依法依规相结合、统筹组织与分级实施相结合、考试测评与考察试用相结合,持续健全完善来自基层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推动形成优秀干部到基层去、上级机关干部从基层来的良性互动,激励基层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制定加强改进全省公开遴选工作的政策文件,细化5个方面15条政策措施,明确把面向基层遴选作为市以上机关补充工作人员的重要方式,规定省级机关通过遴选等竞争择优方式产生转任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50%;建立全省遴选工作省级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和集中宣传机制。每年上半年集中组织1次省级机关遴选,下半年统筹组织1次市级机关遴选,各机关用人急需的单独组织遴选。目前,省级机关和全省21个市州均建立每年定期公开遴选的常态化工作机制,2022年全省的市以上机关共遴选980人,数量规模创历史新高。

找准基层人员成长所盼与上级机关选人所需的契合点,着力纠治部分机关在选人中存在的“学历越来越高、专业越来越细、年龄越来越小”的倾向,规范设置遴选资格条件。明确学历条件一般为大学本科,原则上不设置毕业院校、学习经历、学习方式等限制性条件。规定综合类职位一般不对专业作限制,确需限制的至少设置三个以上专业,杜绝“萝卜招考”。适当放宽年龄条件,一般按不超过40周岁把握;细化不同学历层次对应的年龄条件设置标准,对确因改善干部队伍结构需要作突破的,经批准后可适当放宽。持续优化程序步骤,在笔试后增加职位调剂环节、提供考生“二次选择”机会,统筹解决好部分考生“高分落榜”和部分机关“低分入围”的问题。加强各环节工作衔接,公告发布即同步启动报名和资格初审,压缩统一组织环节时长,限定各单位自主实施环节时长,尽量缩短工作周期。2022年省级机关公开遴选主要工作环节均在4个月内完成,时长缩减20%以上。

坚持事业为上,解决考核考察不精准的问题。抓好命题专家队伍建设,全省集中遴选考试均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统一命制试题。选派省级机关处级干部参与笔试参考答案制定和阅卷工作,从工作实践角度评判考生试卷,破解实干要求与评判标准“两张皮”现象。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综合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集体面谈、复合面试等方式开展面试。紧贴行业系统性质和职位职责特点,加强职位业务水平测试,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原则上均加试业务技能。做实差额考察,加强对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实干实绩等的考察,全方位了解掌握人选现实表现。用好顶岗试用,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近距离、全方位测查人选综合素质。突出人岗相适和人事相宜,把考察和试用情况作为确定人选的重要依据,防止简单以分取人。近3年,37名综合素质更优、实干实绩更好的干部打破分数排名,被择优选拔到省级机关工作。

服务中心大局,解决基层一线不愿去的问题。拓展基层一线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等重要部署,引导市以上机关重要职能部门拿出高含金量职位面向基层遴选。2020年,省级发改、经信、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一次性拿出10个副处级领导职位,专门面向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开展提拔遴选工作。针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选人难问题,放权允许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地区和全省84个艰苦边远县(市、区)可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在全省的各级机关选拔补充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基层工作经历、乡镇机关和艰苦边远地区最低服务年限等政策规定,助力基层一线干部队伍保持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