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无名”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是以国家发展、民族利益为先导,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担当起该承担的时代责任。“无名”并非真无名,他们共同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复兴的先锋,是国家崛起的力量。
日前,热播剧《沉默的荣耀》迎来大结局。这部浓缩着信仰与忠诚的电视剧引发广泛共鸣,掀起一股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考古”和致敬热潮。
在武汉大学,有人来到珞珈山“十八栋”,找寻吴石在武汉留下的足迹。武汉会战期间,蒋介石住在珞珈山,每周在此召见吴石,吴石深度参与了重要军事计划的制定。在福州三坊七巷,不少人参观吴石与聂曦赴台前最后居所,感受“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悲壮。在浙江镇海,有人专程从上海、吉林、辽宁等地前来探访朱枫故居。在北京,许多群众自发前往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献花祭奠,缅怀英烈。
山河无言,历史有声。从观影热到“考古”热,更像是历史对现实的投射。在1949年的历史节点上,以吴石将军为代表的隐蔽战线战士们,本可以选择一起迎接胜利,却依然向险而行;明知赴台九死一生,却仍义无反顾。他们心怀家国,心系苍生,用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躬身于黑暗,奉献于光明,历史正是在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前仆后继中不断前行。该剧还唤醒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15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引用剧中台词,强调“祖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
敬英雄、爱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传承。时间虽已经过去70多年,但人民依然会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
回溯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隐蔽战线上一大批无名英雄,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防建设、科研攻关、改革发展等领域,更有数不清的建设者扎根于戈壁与沙漠,坚守在蓝天与海洋,埋头于工厂和实验室,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热血,成为这个时代的无名英雄。
人民不会忘记,成昆铁路建设条件艰险,几乎每2.5公里就有一名战士牺牲,有些墓碑上没有姓名;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旭华,曾隐功埋名三十载,从离家时风华正茂,到再见亲人时已是花甲老翁;国安战线、缉毒战线上的英雄们,即使是表彰大会,也只能使用一张模糊的头像……以“无名”写“有名”,以平凡写伟大,共同铸就了民族精神的丰碑,谱写了国家发展的史诗。
今天的中国气象万千,日新月异。这些成就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取得的,我们不能忘了那些奠基者、建设者、奉献者,更不能丢掉以“无名”写“有名”的崇高精神。“无名”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是以国家发展、民族利益为先导,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担当起该承担的时代责任。“无名”并非真无名,他们共同的名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复兴的先锋,是国家崛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