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画准干部立体像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10-23 10:39 作者:罗中强

要把听群众心声作为考察必选动作之一,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社区楼院、企业车间,与群众“拉家常”式了解干部实绩,做到既听“点赞”也听“怨言”

干部考察关乎用人导向,是选准用好干部的第一道关口。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重心沉到基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准确画好干部立体像。

一些地方的干部考察习惯于“会议室里听汇报、案头前看材料、办公室找谈话”,忽视了群众的声音、实际的成效、日常的表现。有的存在“唯上级评价”倾向,将听取领导意见作为重点,把领导认可等同于干部优秀,忽视普通同志看法与基层群众反馈。有的单位为应对考察,专门包装“亮点材料”,夸大甚至虚构工作成效,考察组若过度依赖工作总结、调研报告、数据报表,却忽略了去核查材料背后的实情,便会给“纸上政绩”提供生长空间。有的考察视野存在局限,只聚焦干部工作时间表现,对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关注不足,一些干部虽在单位勤勤恳恳,私下却有违规吃喝、家风不正等问题。

深究其因,有的是存在“路径依赖”,认为“听干部说比听群众说高效”“看材料比查实情省事”,潜意识里将权威声音凌驾于群众声音之上,忽视群众作为“阅卷人”的知情权与评价权。有的是考察方式较为单一,多以谈话、查资料为主,缺乏“沉浸式”调研,缺少对服务对象的随机走访、对项目实效的持续跟踪和对干部日常口碑的深入了解,导致信息获取碎片化、片面化。还有的是考察评价体系存在“权重失衡”,上级评价、书面政绩在考核指标中占比过高,群众评价渠道不够畅通,有时即便收集到群众意见,也可能因缺乏闭环反馈机制,难以对考察结果产生实质影响。

画好干部立体像,就要全方位、多渠道、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要把听群众心声作为考察必选动作之一,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社区楼院、企业车间,随机与群众“拉家常”式了解干部实绩,做到既听“点赞”也听“怨言”。要创新考察方法,打破“八小时内”“会议室里”的局限,用好“查、看、访、评”四字诀。“查”要延伸到项目现场、服务窗口,摸清工作实效;“看”要关注干部日常言行、家风建设,从细节中察德辨才;“访”要覆盖服务对象、邻里街坊,把“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的”人员意见都纳入视野;“评”要引入第三方评价、大数据分析,避免主观臆断。要健全考察指标体系,区分不同领域设置差异化指标,提高群众评价、实绩成效的权重。建立群众意见“闭环处理”机制,对反映问题逐一核实、及时反馈。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