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破除基层工作“临时心态”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10-22 14:49 作者:马司军

基层是本厚重的书,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生动课堂。但少数年轻干部以“临时心态”看待基层工作,有的缺乏深耕的耐心,只把基层当作镀金跳板,盼着熬够资历早日逃离;有的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

从客观看,基层任务重、压力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扎根意愿。从主观看,少数年轻干部缺乏对基层工作的价值认同,没有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便容易动摇。干部无法沉下心感知群众的酸甜苦辣,就无法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长期抱持“临时心态”,不仅难以干好工作、真正增长才干,也会导致政策落实打折扣,让群众的信任感流失。

破除“临时心态”,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坚定扎根基层之志。每一次走访、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攻坚,都是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夯基垒台。“墩苗”绝非“镀金”,基层工作经历不能“混”,而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年轻干部要向焦裕禄、黄文秀等先进典型学习,深刻感悟扎根的价值,从思想深处摒弃“过客”心理,坚持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在基层摸爬滚打,褪去“骄娇”二气。

情感认同与价值实现是驱散“临时心态”的阳光雨露。当基层工作受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干扰,干部疲于应付检查、填报表格,自然容易滋生“熬资历、等调动”的心态。要树立实干实绩之风,优化基层干事创业生态,将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多把目光聚焦于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老黄牛”,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要加强基层待遇保障和人文关怀,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能安心安身安业。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