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深水区、民生关切第一线,往往存在一些马蜂窝式的难题。它们多是长期积累、矛盾交织形成的症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实中,个别干部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见问题绕道走,生怕“一竿子下去,蜇出满头包”。然而,回避不会让问题消失,拖延只会使风险变大。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既要有敢捅马蜂窝的担当,更需掌握善捅马蜂窝的智慧。
敢捅马蜂窝,检验的是政治勇气与宗旨意识。发展转型的瓶颈制约、基层治理的沉疴积弊、历史遗留的风险隐患、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皆是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要克服“怕”的心理,树立“难题不可怕,回避才可怕”的意识,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踢皮球”“甩包袱”,要主动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去“揭盖子”,敢于对影响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亮剑。
善捅马蜂窝,考验的是能力水平和方式方法。捅不是蛮干,要讲究策略、注重章法。精准研判,谋定后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问题根源分析透,把解决方案琢磨实,避免拍脑袋决策、一刀切落实。系统施策,统筹兼顾,备好“防护网”和“灭火器”,防止问题蔓延、风险扩散。持续跟踪、务求实效,做到捅就捅到底、治就治到位,杜绝雨过地皮湿。这要求干部既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也要有化解矛盾的功力,在实践中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营造鼓励担当、支持作为的干事环境至关重要。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解决实际问题、化解重大风险的实绩作为重要标尺,让敢于攻坚、善于破题的干部得重用、受褒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明确为公担当、探索创新的政策边界,切实为敢于负责、敢于碰硬的干部撑腰鼓劲。只有让捅马蜂窝者无后顾之忧,才能让更多干部在风险挑战面前挺直腰杆、奋发有为。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还有不少要啃的硬骨头。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起而行之、勇挑重担,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在破解一个个难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书写人民满意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