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关心关爱促担当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7 作者:丁茂 张笑笑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强调,坚持严管厚爱统一、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奋发进取、担当作为,同时落实各项关爱措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把各项关爱措施落到实处,不断激励干部以更饱满的状态做好本职工作。

把平常的事做在日常。关心关爱应是润物无声的长期守护,体现在最能抚慰人心的小事与日常中。干部也有家庭的牵挂、生活的琐碎。他们的焦虑与压力,往往藏在未回复的信息里、久拖未决的难题中、一次次被忽视的家庭困难间,几句家常话或许就能解开心里的“小疙瘩”,驱散情绪上的“小阴霾”。要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常下基层、常进家门,让干部诉求有人听、困惑有人解,真切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要从实处着力,改善工作条件,落实休假、探亲、体检等制度,积极帮助解决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实际困难,做到小事不小视、急事不拖延。

把关切的事作为关键。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头绪多、担子重、压力大,他们的急难愁盼,正是组织关心关爱的关键事。当前,“洗碗多摔碗多”的困境让敢为者心忧,有的干部常常因“多干多错”而心生委屈,因“能者多劳未多得”而失去热情。干部敢于“洗碗”,组织就不能怕干部“摔碗”。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容错清单,分清无心之失与有意之过,让“洗碗者”不必终日担心“摔碗”而畏首畏尾。要优化资源配置与任务分工,把干部减负和赋能有效统筹起来,力求公平合理,防止过度依赖少数骨干,让“快牛”有喘息之机,也让“慢牛”有奋进之志。正确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及时发现能干会干肯干的干部,对基层干部的付出看得见、记得住、奖得准。

把误解的事化作理解。基层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有时面对棘手的矛盾不能诉苦言苦,遭遇不理解时甚至两头憋气受委屈。不可否认,个别基层干部确有拈轻怕重、躺平甩锅等消极现象,但个别绝非主流。若因个案就对基层干部全盘否定、标签化、污名化,既是误读误解,更可能是恶意丑化,既寒了一线奉献干部的心,又伤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情。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理解、支持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严肃处理诬告陷害,向泼脏水行为坚决“亮剑”,为受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绝不能让流汗者流泪。要强化正向激励,职务职级优先晋升、待遇奖励优先保障、调配招录优先安排,让干得好的干部有奔头、有甜头、有盼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