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点亮技能人才“主角”光环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0 作者:生伟奇

技能大赛恰如“伯乐”,跳出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选才误区,把评判标尺牢牢锁定在真功夫、硬实力上。不看简历看实操,不论文凭看效果,让藏身于小工厂、小作坊的“民间高手”、扎根乡村的“土专家”得以崭露头角

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焊花与代码共舞,指尖与精密仪器共鸣,万千技能人才亮出看家本领,以可触可感的技艺成果生动诠释工匠精神。这场全国瞩目的技能盛宴,不仅是技艺比拼的“竞技场”,更是为技能人才扬名,让他们站上舞台“C位”。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的认识偏见仍未彻底扭转。有人将学技能视作“备选”,有人把技能岗位等同于体力活、没前途,这种认知偏差让不少身怀绝技的技能人才“隐身”于基层一线,难获关注与尊重。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是打破偏见的“破壁场”:22岁的青年焊工凭借0.1毫米的焊接精度斩获金奖,让“指尖上的功夫”惊艳全场;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选手用编程与实操的完美配合,展现“数字工匠”的时代风采。选手们没有耀眼的学历光环,却用实力证明“技能就是竞争力,匠心就是金名片”。近年来,各地以大赛为窗口,通过“技能明星进校园”“技艺成果巡回展”等活动,把技能人才的奋斗历程、职业前景、薪资待遇讲进社区、学校、企业,让“当技工有奔头、学技能能出彩”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源头为技能人才卸下认知包袱,点亮“主角”光环。

让技能人才当“主角”,离不开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绝非“一赛了之”,而是以赛为纽带,打通了“培训—竞赛—就业”的全链条闭环。大赛组委会深度联动200余家龙头企业、150多所职业院校,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109个赛项设置比赛内容,每一项都精准对接产业痛点、岗位需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赛项直指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需求,“养老护理”赛项紧扣老龄化社会服务缺口,“非遗技艺创新”赛项助力传统手艺活态传承。“以赛定需”的模式,倒逼职业教育改革提质,多地职校以大赛项目为蓝本,重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导师驻校教学,让学生在真设备、真场景、真任务中锤炼技能。有些企业将大赛作为“人才孵化器”,提前与优秀选手签订“预录用协议”,开展定制化岗前培训,彻底解决学用脱节的老大难问题。当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与大赛标准同步,技能人才才能练就过硬本领,为站上“主角”位置筑牢能力根基。

技能人才多扎根生产一线、服务前沿,若缺少发现的眼睛,难免沦为“沧海遗珠”。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恰如“伯乐”,跳出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选才误区,把评判标尺牢牢锁定在真功夫、硬实力上。在比赛现场,评委不看简历看实操,不论文凭看效果,让藏身于小工厂、小作坊的“民间高手”、扎根乡村的“土专家”得以崭露头角。赛后,人社部门趁热打铁,建立全国技能人才信息库,将大赛获奖选手、优秀参赛者纳入重点服务清单,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项目、中小企业需求,实现人才找岗位、岗位寻人才的高效匹配,让技能人才从“赛场主角”变身“发展主角”,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不竭动能。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