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没有汗水的咸,就没有果实的甜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24 13:25 作者:周磊

又是一年丰收节!稻浪千重铺展成大地华美的锦缎,大江南北再次迎来属于亿万农民的节日。当我们品味丰收的喜悦时,会发现这份独特的味道,像是一道融合了“甜”与“咸”的佳肴。它既有果实成熟的甘甜,也带着辛勤耕耘的咸涩。这甜咸交织的复合口感,正是丰收节最真实、最醇厚的本味。

“甜”是写在广袤田野上的金色答卷。这是夏粮、早稻喜获丰收,秋粮也已丰收在望的踏实回甘,是累累硕果压弯枝头的视觉饕餮,是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的获得感。从东北的黑土地到江南的鱼米乡,从西北的果园到沿海的渔场,金黄、火红、翠绿交织成浓烈动人的色彩。这浓郁的“甜”,是科技赋能结出的饱满籽粒,是市场畅通带来的价值兑现,是十四亿人手中端得牢、吃得好的饭碗。丰收的甜蜜,浸润在每一寸丰收的土地上,洋溢在每一位丰收者的笑脸上。

“咸”是融入泥土深处的奋斗底色。丰收从来不是自然的无偿馈赠,而是与天争时、与地争利的艰辛历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耘虽然渐渐远去,但“汗珠子砸脚面”的辛勤劳作从未缺席。从春天躬身播种的希望,到夏日锄禾日当午的坚守;从抵御自然灾害的风险挑战,到应对市场变化的智慧筹谋……无数滴闪耀着太阳光辉的咸味汗水,最终化合为颗粒归仓的醇香绵甜。细品这股咸味,有科研人员扎根土地的孜孜以求,有新农人纵横城乡的锐意创新,更有基层干部奔走田畴的默默奉献。

没有汗水的“咸”,就没有果实的“甜”。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国度,没有哪种期盼,比“丰收”更恒久绵长;也鲜有哪种仪式,能如“庆丰收”一般,刻进民族基因。真正的丰收从来不是表面的香甜,它必然混杂着奋斗的咸涩、探索的艰辛,而这正是其价值与厚重之所在。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广大农民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物联网、大数据在田间地头扎根,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种地已不再那般艰辛,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力,但其中深植的,面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面对困难的从容与坚韧,以及面对未来的乐观与憧憬,却永远需要。

农业依然是“靠天吃饭”风险最高的领域之一。一场冰雹、一次干旱就可能让辛勤劳作大打折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课题依然亟待破解,耕地保护、种子芯片、农机攻关等重任依然在肩。“甜咸口”的味道不是自然天成,它孕育于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厚土,凝结于对劳动价值的高度尊崇,更指向充满无限期待的广阔明天。

“我们咀嚼的每一口香甜,都漫游过一位老人的梦境。”丰收节是一扇窗,看得见农耕文明薪火相传的蓬勃生长。只要我们始终不忘“汗水的咸”,就能持续收获“生活的甜”。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