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敢把短板当“跳板”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19 15:15 作者:叶宗场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决定水量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对干部而言,成长成才的过程同样如此。敢于将短板化作“跳板”,才能激发潜能,“跳”出成长新高度。

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习惯对短板遮掩回避,把不会、不懂、不熟挂在嘴边,对差距不上心、对提升不主动,久而久之,不仅失了本领,更丢了干劲,陷入“不会干、不敢干、不想干”的恶性循环。更有甚者,面对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似四平八稳,实则毫无担当。

短板常常暴露在关键时刻、重点任务中。一项攻坚任务推不动、一个群众诉求解决不了,往往正是能力盲点与作风弱项的集中体现。有短板不可怕,可怕的是心存侥幸、拒不补课,一旦以短板为借口,就会逐步远离实干,最终辜负组织信任,错失成长良机。

补齐短板,既靠干部自身的内在驱动,也离不开制度机制的有效激励与引导。要关注干部中谁在努力补短、谁在主动成长,重用那些敢于直面短板、善于克服短板、能够战胜短板的干部。要从培养机制上精准施策,针对干部的不同短板,设置个性化锻炼岗位,通过实践压担、挂职磨砺、项目攻坚等方式,推动干部在真刀真枪中“补”出真本领、“跳”出新高度。

“敢”是前提,“补”是路径,“跳”是目标。让干部有“敢补的底气、能补的保障”,才能弥补短板变“跳板”的缺口。要强化干部思想教育,引导干部把差距当起点,把提醒当关心,破除避短遮丑、只讲光鲜的误区,树牢“短板可补、问题可解、能力可强”的成长观。要压紧压实干部日常监督机制,把“是否自我加压、是否担当作为”纳入谈心谈话、年度评估等内容,既敢于提醒,也善于激励,真正形成“以问题为靶、以改进为荣”的鲜明风尚。干部只有主动从“我不行”中找到“我怎么能行”的答案,从“这里弱”中看到“这里能强”的希望,才能不断攀登能力素质的高峰,成长为组织信赖、群众满意的有用之才。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