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基层治理难点痛点,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全力以赴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解民忧的事办好,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责任。江苏省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化结对、项目化攻坚、常态化走访等机制,推动力量下沉、治理提效,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最大限度整合、协调、引导多方资源和力量助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是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在构建“市级统筹、区级匹配、网格落地”三级网络的基础上,推动机关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能够更好推动资源与需求高效对接。以机制创新贯通条块资源,真正把积极力量调动起来,变“单线对接”为“协同共创”,形成嵌入城市神经末梢的治理共同体,为城市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解决一件民生诉求不难,面对群众类似的问题,办好“一类事”,才能更好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汇聚合力,标本兼治。完善“党组织牵头、业务部门主抓、网格推进、专家指导”的工作格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点对点帮扶,系统化破解基层长期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以项目化攻坚为抓手,既解决基层“想干但干不成”的难题,又为机关部门提供“想试却缺平台”的实践场景,推动形成从个案解决到机制创新的良性循环,真正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痛点难点堵点的治理效能。
广大党员下沉社区,不仅是形式上的“下”,更要做到服务内容上的“实”。“下沉”,不光是到基层转转,到社区看看,而是为了深度参与社区治理,更好为居民服务。建立清单化管理、双向评议等机制,推行一日网格员、民情日记等工作方法,有效引导广大党员真正沉到一线、融入基层。注重群众体验与反馈,切实以民众需求为导向,将基层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常态化走访,精准对接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让党组织和党员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