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让市内公务“零接待”成为新常态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9 11:55 作者:王庆峰

湖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近日刊文介绍,张家界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行市内公务“零接待”。据统计,2025年1至7月,全市所有乡镇接待费仅0.21万元,同比下降99.95%;4个区县直单位接待费13.76万元,同比降93.71%。

街镇、部门等公务人员集中开会,中午到饭点了,怎么用餐?市内兄弟单位过来考察调研、学习交流,辛辛苦苦一天下来,要不要吃个饭?长久以来,公务接待对不少人是个棘手难题。在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有的怕待客不周,更怕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硬着头皮搞接待。有的认为,吃吃饭、喝喝酒是人情世故,放不下“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执念。

一旦公务接待沦为吃喝之风,便会化作沉重的包袱,亦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今年以来,湖南张家界、湖北宜昌、浙江衢州、江西九江、四川资阳等地纷纷从市内公务“零接待”破题,通过取消公务宴请、严控接待标准,从源头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和“餐桌上的腐败”,释放出“清清爽爽办事,干干净净交往”的信号。

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表面上是解决“吃”的小切口,实质上是关系党风政风的大文章。

第一,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过去,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公务接待中讲排场、比阔气,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助长了奢靡之风。今年,党中央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作了修订,“零接待”的进一步细化,堵住了超标准超范围接待、虚报套取公务接待费用等漏洞,有利于把财政资金从餐桌解放出来,重点投入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升级等民生与发展领域。

第二,有力约束了歪风邪气。违规吃喝危害巨大,绝非小事小节。许多案例表明,由接待引发的“吃公函”“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是很多违纪违法行为的导火索,是腐败问题的催化剂。党中央之所以从中央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一些习以为常的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从“有接待”到“零接待”,打破了人情枷锁,不正之风就无法“破窗”,由风及腐的链条也会被阻断。

第三,切实解放了基层干部。“终于不用围着餐桌转了。”实施“零接待”以后,领导干部不必担心增加基层负担,基层也不用为“喝什么酒、点什么菜”费脑筋,不用在揣摩领导的喜好上花心思。报道显示,多地推行公务扫码吃食堂,领导干部下县下乡主动进食堂,“滴一声”就能取餐。原本至少一个小时的餐叙,现在花15分钟就能搞定。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实效。

当然也要看到,公务接待中的违规吃喝问题容易隐形变异、伺机反弹。要让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落到实处,必须以严明监督机制为支撑,赋予制度刚性执行力,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空转。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