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摒弃整改“短视思维”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08 10:25 作者:陈书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动真格整改整治,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问题整改成果检验着学习教育成效,动真碰硬狠抓整改整治,学习教育方能真正“开花结果”。

然而,个别地方在整改整治中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对出成果显而易见的整改问题,可以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而对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在整改问题,则选择等一等、放一放;对见效快的短周期整改问题,能够积极主动、扎实有效推进,而对见效慢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则心生懈怠,整改不积极不主动,满足于“交差过关”。类似的“短视思维”,会使整改整治不深入、不透彻,进而影响作风建设实效。唯有拉长焦距、拓宽视野,从整体上看、从具体上抓、向深层次改,整改整治方能“见筋见骨”“入木三分”。

整改整治须摒弃“短视思维”,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要坚持胸怀大局、心系群众,少打“小算盘”,多算“长远账”。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心关注的民生事项,一项一项改到底、一步一步改深入,做到凡是有利于造福人民的整改整治,就要一刻不停地改、动真碰硬地改,做到问题改不彻底不收手,群众不满意不收兵。

要从严监管抓整改整治。强化全周期管理,既要把握整改“施工图”,也要调控“进度条”,及时消除整改过程中的“温差”,对于整改做选择题、不系统不深入等问题,要号准“脉象”、摸清“症状”,盯住整改不到位的事、不履责的人,精准提醒督促推动整改;要强化整改的效能管理,对于整改中出现的群众满意度不高、走过场等问题,要及时叫停、返工“回炉”,并跟踪问效抓好销号管理,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问题清零见底。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