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不放心,总要去望一眼。”今年7月,在暴雨中组织转移群众时,北京市怀柔区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尹春燕因放心不下地势低洼处的两位老人,同爱人蔡永章决定蹚水去查看,两人不幸被洪水冲走牺牲。近日,尹春燕、蔡永章同志被追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网友说:“危急时刻,他们把‘人民至上’揣进了湿透的衣襟。”
在今年“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强降雨接连侵袭多地。在受灾群众最需要的时刻,众多救援者闻“汛”而动、挺身而出,全力投入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尽快恢复通信和交通等工作中。在一场场与时间竞速的生死救援里,他们闪耀的精神光芒令人动容。
在河北阜平方太口村,部分村民的房屋被冲垮,一位老人扒着一棵树不停地喊“救命”,最终等到了开铲车前来救援的村支书李风国。7月25日20时至次日凌晨1时,方太口村总计转移200多名被困群众,其中李风国一人便转移了27人;8月6日清晨,连日暴雨后的广州市白云区黄庄片区突发山洪泥石流,35岁的值班治保队员汤伟鹏飞速驰援,挨家挨户敲门疏散群众,用最后一声“快走”和奋力一推,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自己却被泥石流吞噬……
“钱没了,车也没了,但是我救了一个人啊,我觉得挺值的!”“没想别的,只想着赶紧冲下去(救人)”“清淤的时间抓紧、抓紧、再抓紧,才能把重建的时间抢出来”……在防汛一线,部队战士、消防队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汇聚,共同为受灾民众撑起生命的保护伞。平凡英雄们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中,展现的是灾难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一次次因“放心不下”而起身驰援背后,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在各地救援者行列中,有些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95后、00后。面对倾泻的泥水、乱石、湍流,他们没有慌张、从未退缩。
在北京市密云区,95后医生于鸿庆在执行紧急医疗救援任务途中,遭遇短时强降雨,千钧一发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同车人员一一撤离,不幸被卷入洪水,因公殉职;在贵州榕江县城,当洪水渐退,人们纷纷投入搬运救灾物资、清理街头淤泥等工作中,有年轻人不辞辛劳地在污浊的洪水中奔忙,“因为看到村超球场都泡在水里,我得为家乡出份力”。他们用临危不乱的定力和毅然顶上的勇气,展现着属于青春一代的担当。
风雨无情人有情。据统计,截至8月25日17时,辽宁省共转移17980人;在7月底那场跨度7天、持续147小时的“超长版”降雨中,北京市共转移群众10.4万人,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截至7月29日18时,河北省累计紧急转移安置4.4万人。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生命被守护的证明,是凡人英雄们在风雨里筑起的温暖屏障。
从顶住湍流,紧急转移身处险地的老人、儿童,到冒着疾风骤雨连夜加固堤坝、打通生命救援线;从危急时刻冲回洪水中,对被困车中的人员展开生死营救,到泅渡、抢修、测损,让通讯信号第一时间回到灾区……每一位挺身而出者,都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勇气、何为担当。他们以行动为证:守望相助,便有了直面千难万险的底气;并肩同行,终将等来风雨散尽、朗朗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