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少些避事心态 多些干事精神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9-05 12:38 作者:田香宁

避事与干事,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当前,少数干部面对工作任务绕着走,碰到矛盾挑战往后缩,本该甩开膀子大胆干事创业的手脚被避事心态牢牢捆住。这般不作为、慢作为,不仅延误工作进度、影响工作成色,更辜负群众信任、损害群众利益。

避事心态表面上是怕麻烦、怕担责、图安稳,本质上是思想出了偏差,从而导致担当缺位、短视思维。此类干部往往对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不精准,不会从长远和大局想问题、谋思路、办事情,没能理清小我与大我、个体与集体、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总在“该不该我做”“归不归我管”的得失账、责任账上精打细算,在避事中浑浑噩噩消磨斗志。

干部二字,干字为先。解开避事心态的束缚,关键在校准思想罗盘。每名干部都应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深刻认识到自身职责与事业发展、群众利益的紧密联系。强化责任意识,涵养协同思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个人工作融入发展全局,凡事以大局为重、以事业发展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凡事多算事业账、民生账,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中,共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让群众期盼变成实景。

破除避事心态,组织人事部门和各单位要织密制度网,将大局意识、协作能力、担当精神等纳入考核范畴,让避事者无隙可钻、干事者放开手脚。健全问责机制,对推诿扯皮、失职渎职干部,根据情形轻重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以硬约束形成震慑,校正“不干事就不会错”的思想偏差。完善激励机制,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及时提拔重用,让干得多、干得好的干部有奔头、得实惠,营造愿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回报的良好氛围,让更多干部放开手脚干事业、甩开膀子谋发展。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