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材料秀”要不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5-08-26 12:01 作者:邱有昆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明确要求压缩提供材料的文字量,突出考核重点。这一规定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具有重要意义。

写好汇报材料、丰富报告形式有助于讲清落实情况、讲好经验成效,让上级部门更好地了解工作现状。然而个别部门单位的工作汇报、日常留痕却异化为“材料竞赛”。有的追求形式创新,汇报工作要求图文、音视频结合;有的热衷数字政绩,将精力集中在堆砌亮眼数据、罗列虚浮成果上;有的干部成了“材料控”,一心琢磨如何写好“自传”,努力让上级看得见……如此种种,是对落实本质的曲解,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把材料厚度等同于落实力度,把材料的精美度等同于落实的效度,就会让形式主义作风侵蚀实干主义根基。一方面,以数字论英雄、以材料定优劣的考核评价,是政绩观偏差问题,会让干部将精力耗费在“花上垒花”的虚功上,耽误干事创业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文字写得多考究、台账理得多清晰都抵不过落实好关乎柴米油盐的民生政策,当汇报总结的精雕细琢与为民服务的敷衍塞责形成反差,就会损害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对群众而言最有作用的不是“材料盛宴”,而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建立以实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要把解决了多少难题、办成了多少实事当作考核评价标尺,让可量化的发展成效、可统计的民生指标成为考核“重头戏”,倒逼广大干部将脚步印在服务群众第一线。同时,要让政绩观归位、价值观复位,把目光从领导案头转向群众心头,自觉将求实绩作为抓落实的出发点,摒弃“作秀”思想、纸面落实等“假把式”,用扎扎实实的落实杜绝轰轰烈烈的形式,以实打实的行动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绩。

是“材料秀”还是真实效,关乎发展蓝图的实现、使命宗旨的践行。只有少一些“注水美颜”的包装,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务实;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些绵绵用力的韧劲,才能让工作真正落地见效,让成效可感可及。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