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文字回归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本质。《若干规定》的第一“刀”,挥向的就是“文山会海”中的“文”,明确要求“切实精简文件”。字数,正是最显而易见的硬指标。字数体现文风,文风就是作风。越是“短实新”的文风,越能够快速动员干部群众、汇集民力民心,有效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再次释放出持之以恒纠“四风”、坚持不懈为基层减负的强烈信号。其中,对于“切实精简文件”,规定了具体字数:坚持“短实新”文风,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
《若干规定》为何要细致到规定文件的字数?因为,字数也能体现作风。
以往,一些文件穿靴戴帽、冗长空洞,动辄八九千甚至上万字。《若干规定》提出,文件应当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着重提出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一般不必阐述形势背景、重要意义、主要原则等内容,确需阐述的应当简明扼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组织保障等内容应当精炼。配套文件应当直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不得简单照搬照抄上位文件。2011年3月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为学员讲授“开学第一课”,在题为《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他提及一副对联——“上联是‘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下联是‘你发文我发文大家都发文’,横批是‘谁来落实’,这是对‘文山会海’的讽刺。”“文山会海”,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更消磨着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干部和群众反映强烈,对基层干部而言更是如此。
要让文字回归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本质。《若干规定》的第一“刀”,挥向的就是“文山会海”中的“文”,明确要求“切实精简文件”。字数,正是最显而易见的硬指标。2019年,我省出台《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发扬“短实新”文风,省委、省政府政策性文件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有了字数这个“硬杠杠”,文件的起草就更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更能凸显需要贯彻落实的政策措施,干部群众一眼就能抓住重点。同时,精练文字也是对工作思路的全面梳理,真正吃透政策、摸清实情后,才能在有限篇幅内讲清核心问题。字数体现文风,文风就是作风。越是“短实新”的文风,越能够快速动员干部群众、汇集民力民心。
改进文风绝不是“一阵风”,也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中央八项规定提出,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中央八项规定本身也只是一份短短600余字的文件,却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要真正刹住形式主义歪风并非易事。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域,老的形式主义虽被压制,但新的形式主义又换上“马甲”。“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反形式主义”行为沦为“新形式主义”。这也说明,改进文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真正深入基层、吃透实际情况、久久为功发力,好文风才能真正成为反映群众心声、推动问题解决的利器。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从控制文件字数做起,落实好《若干规定》,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实事、解难题、谋福祉、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