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警惕“政绩秀”劳民伤财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07 10:02 作者:张勋

近日,广西公开通报2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未经科学论证,脱离县情实际上马“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

据媒体报道,2017年,时任县委书记的陈华不顾富川瑶族自治县当时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情况,未经充分科学论证且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执意拍板决定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神仙湖上马“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并擅自决定先进场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结果半年后,项目运营就入不敷出,只好陆续停止。

此类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政绩秀”绝非个例,其背后是扭曲政绩观在兴风作浪。个别干部将仕途晋升当作首要目标,把民生工程、发展项目当成个人“政绩簿”上的亮点。他们渴望在有限任期内出成绩,于是就大搞“短平快”项目,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宏大,却忽视了项目的实际效益与群众的根本利益。

决策机制的失灵,为“政绩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一些地方,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成了走过场,专家论证的声音被权力压制,民主集中制原则被抛诸脑后,集体决策演变为“一把手”的“一言堂”。

根治此类“政绩秀”顽疾,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责制,让决策者对每一项决策都心怀敬畏,不敢挥霍公共资源,在项目审批时多一些冷思考,多一些可行性论证。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将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债务风险等“潜绩”指标纳入核心评价,让“群众满意”而非“上级注意”成为干部履职的指挥棒,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正把心思用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同时,要强化决策全过程的刚性约束,重大项目必须经过专家论证、群众听证、风险评估的“三重关卡”,杜绝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此外,还要强化监督问责,对热衷“政绩秀”的干部,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形成强大震慑,让权力回归为民服务的正轨。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领导干部应当明白,真正的政绩,不是华而不实的“灯光秀”,不是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而是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地方实现长远发展的实绩。因此,在面对重大决策时,领导干部不妨少些“拍脑袋”的盲目,多些“久久为功”的定力;少些对“面子工程”的执念,多些对“里子工程”的担当,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