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从“长安的荔枝”到“百姓的荔枝”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29 08:16 作者:陈嘉

这些年有一个现象,曾经“名贵”的荔枝越来越常见了。这种土生土长的岭南水果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西安的各大商超、水果店,以及街边摊点。特别是今年,随着影视剧《长安的荔枝》的大火,荔枝的热度再次被推高。人们一边频频回望杜牧所描绘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一边乐享当下“荔枝自由”的生活。

古时,荔枝从岭南转运至长安,人财物耗费巨大,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因此,为了确保杨贵妃吃上荔枝,开辟出一条全长1000多公里、横跨川陕的“交通大动脉”。那些曾经疾驰在荔枝道上的小吏们,在上演“生死时速”的时候恐怕难以想象千年之后,他们以生命保驾护航的荔枝早已从“贵妃专属”成为“百姓的荔枝”。

今天,当物流无人机翻山越岭进行“甜蜜空投”,全货机载着荔枝实现“朝发夕至”,智能冷藏车解锁荔枝恒温保鲜的密码……荔枝的现代旅程不再受制于远程运输、路网建设、保鲜技术等因素,而承载它的是我国日臻完善的现代流通体系。在广阔的疆域内,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宽带网,全球数量最多的快递网点……这一个个全球领先共同铸造了我国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们无法猜测当年俘获杨贵妃芳心的荔枝在多大程度上是因其香甜清脆的口感。不过,在今天,这一北方并不常见的甜蜜不但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大家还能吃到口感更好、品种更丰富的荔枝。广大农业工作者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革新,培育出妃子笑、白糖罂、仙进奉、糯米糍等品种,还实现了从“一日色变”到“全年尝鲜”的跨越。

荔枝培育、种植、采摘、加工、运输、营销一体化推进的背后是一场深刻的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古往今来,荔枝早就被无数文人墨客赋予了文化属性。时至今日,荔枝的破圈之旅仍未结束,从原产地的广东到西安,一场场荔枝文旅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话剧《长安的荔枝》正在上演……敏锐的人们抓住市场先机,老百姓享受着多元的文化盛宴,“荔枝+”影视、旅游、文创、消费等产业的跨界联合,共同促成了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不论是物流网络建设,还是产业现代化进程,小小的荔枝照见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生活场景,折射的是一个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国家形象。时光流转,我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出行不便”到“一日千里”,每个人都是改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都从这些可感可及的变化中收获了稳稳的幸福。如今,当中欧班列划破晨曦驶向欧洲,当“拉布布”成为国外年轻人中的“顶流网红”,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启说走就走的“中国游”……我们更加确信,未来,已来。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