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基层减负重在“实”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7-12 11:48 作者:关云轩 张子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干部的精力更专注,基层发展的质效才能提上来。基层减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锚定“实”字下功夫,做到真减负、减真负,让担当实干蔚然成风。

在“上”与“下”间谋实绩。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错位的政绩观投射到工作上,就会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放到对立面,陷入大搞形式主义、向下“摊派甩锅”的怪圈。基层减负想真落地,上级部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功”,也谋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既合理布置任务,也提供资源和方法,持续释放转作风、促发展效能。

在“减”与“增”间求实效。减负不是减责任,松绑不是松担当。基层干部要正确看待“应减之负”与“应尽之责”,摒弃“歇歇脚”“喘口气”等错误思想,多敲敲百姓家门、多坐坐群众板凳,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更加过硬的业务本领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见行见效。

在“严”与“爱”间促实干。当前,基层普遍存在“佛系躺平”与“鞭打快牛”并存现象。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鲜明树起重实绩、重实干、重基层的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要将鼓励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引导干部放下包袱、放开手脚,形成千帆竞发的干事创业氛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