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划出“红线”更要推动落实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13 16:46 作者:刘薇薇

不久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布基层减负“五严禁”和“五不得”,其中“不得随意安排加班,非必要不在休息期间发文开会”“不得随意取消干部周末双休、年休假等国家法律规定的休息休假”“不得在周五、节假日前发文、开会安排工作,要求基层周一、节假日结束后第一天上报材料”等规定引得不少基层干部一片叫好,大家都觉得这些措施戳中了基层工作的真正痛点。

“五严禁”“五不得”为什么引发广泛共鸣?我们可从当前基层干部的真实工作状态中窥得一二。常听周围不少干部反映,“5+2”“白+黑”“996”基本是基层工作常态;为追求工作效率和速度,“上午栽树,下午就要乘凉”的情形屡见不鲜;某些上级单位一临近周末、节假日就要安排重要工作,且明确规定“周一上午9:00前必须提交”“收假第一天上午即时上报”……这样的工作状态若只是偶尔为之,倒也还能应对;但当“偶尔”成为“常态”、成为“理所应当”,那想必干部们的身心状况和工作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五严禁”“五不得”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长期困扰基层干部的隐痛。乍一看,这些规定针对的问题似乎微乎其微、不值一提,然而,正是这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无形束缚,很可能聚沙成塔,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相应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对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积极响应,更彰显了对基层干部个体价值的尊重,充分体现了对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理性考量。

减负实质上是为了赋能,使担当更加高效有力。为此,构建严格的监督保障问责体系至关重要,这能确保政策精准执行,防止空转偏离。当然,要从根本上破解形式主义顽疾,单纯依赖短期政策的调整是不够的,我们亟须推进全方位的改革发力,在制度层面动真碰硬,从监督保障方面给予完善与升级。唯有触及问题的根源,方能让基层真减负,干部脱身繁琐,全力服务群众,助推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