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师徒结对莫搞“拉郎配”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4-04-11 10:36 作者:陈林

我们党向来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当前,青蓝结对、师徒结对等经验做法务实管用,是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推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举措。

然而个别地方的结对帮带工作还存在走过场、重形轻效现象。有的“只结对、不帮带”,只见轰轰烈烈的结对仪式,发一发聘书、签一签协议,不见“情投意合”的师徒互动;有的存在“拉郎配”,师徒选择与组合搭配随意任意,忽视专业与特长,不利于交流互促,削减了帮带效果;还有的缺少有效的监督考评,造成导师“大撒把”、徒弟没人管,导师“留一手”、徒弟“直摇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双向选择才能双向奔赴,理顺帮带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出成效、带出成果。要精准择师,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评荐等方式,真正把热心负责有担当的党务熟手、业务高手、服务能手,挖出来、用起来。要合理配对,根据年轻干部的个人意愿、性格特点等,为其搭配信得过、管得住、匹配度高的成长导师。必要时可以设置一定的考察期和磨合期,在对年轻干部的思想引导、工作指导、心理疏导中,全面检验导师帮带的责任感,认真考量师徒双方的契合度。

结对帮带成效好不好,除了精准匹配,还要压实帮带责任,长效跟踪抓出成果。要设立专门的评估指导小组,结对前详细了解双方意愿,梳理个性化需求,实时跟踪反馈,及时纠偏修正导师“不好好教”“帮带一阵子”、徒弟“不好好学”“等着喂”等问题。把导师帮带工作列入评先评优的重要考量,通过师徒互评会、干群座谈会、述职评议会等,既亮明承诺和成绩单,也让双方“红红脸”“出出汗”。逐个谈清析透“问题清单”,查漏补缺、动态调整、压担推进,督促引导结对帮带工作“结”出新硕果,“帮”到点子上,“带”出年轻干部挑梁负重的硬本领。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