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贻误事业、延误发展,广大干部群众深恶痛绝。时下,一些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正在以新的变种出现,必须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找准病灶,坚决纠治。
不论老问题,还是新表现,关键在干部,根子在思想。个别党员干部重“面子”轻“里子”,以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强调文件,喊口号、唱高调,却把工作措施大而化之、拖着不做,这是党性不强、政绩观错位的典型表现。刹住这股歪风,需要在思想上下猛药去疴。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同时,要教育引导干部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筑牢防范“政绩冲动症”的思想堤坝。
用什么样的人,就倡导什么样的干事导向,就树立什么样的“风向标”。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没有市场,就必须让那些只图唱功、不练做功的干部讨不到好。要坚持日常看、看日常,聚焦一线看成效,以发展的眼光把干部的实绩量化,同组织掌握、同事评价等相互印证,让实数据浮上来,真成绩显出来。同时,重视群众口碑,以群众评价为镜,端正干部思想作风,把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怕见风雨的泥菩萨阻隔在干部队伍之外,让实干有为者得甜头、有奔头,激发“用贤无敌是长城”的用人气象。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反对形式主义,力戒官僚主义,不能止于“一时一事”,最根本是坚持求真务实、踏实工作,在着力抓问题上久久为功。要坚持“蹲下去看蚂蚁”,不当“传声筒”,不设“中转站”,和群众“同坐一张板凳”,围绕堵点难点想思路、谋办法;要把实践得出的经验经论证总结形成一套管用的制度,形成常态长效的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抓出具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