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一分钱”背后的“加减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4-03-14 10:07

“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节用是手段,裕民是目的。“一分钱”能发挥多大作用?取决于用在什么地方。“小钱小气”,可以省的钱、不该花的钱,就得精打细算、锱铢必较,一分冤枉钱都不花;“大钱大方”,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大战略部署、重大项目建设所需,一分钱都不能省。

“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不仅是关乎“钱”的问题,更是一种态度、导向和表率。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账本”,其增益俭省、“执刀”分配之道,考验的是政府统筹能力和治理智慧,也折射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民生事业多安排一分钱”,在增进民生福祉之余,撬动的绝不是“一分钱”。增加民生支出、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也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解决“就业难”中培育更多新岗位、新职业、新经营主体,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民生“急难愁盼”中也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着力点。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以战略思维算好“一分钱”背后的大账、全局账、长远账,“减”到实处,“加”出实效,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摘编自《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