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60余载的钱七虎、高原探矿30余年的唐菊兴、扎根农村一线18年的吴惠芳……近日,央视《榜样8》一经播出便感动无数人。虽然岗位不同、职责各异,但从榜样的先进事迹中不难看出,他们都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始终如一的坚守品质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深学践行。
坚守不仅是干部的必备品质,也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挑战的“金钥匙”。然而,当下仍有少数干部缺少这股坚守的韧劲:有的做事“三分钟热度”,遇难绕着走;有的谈规划抓谋划“紧锣密鼓”,到了关键落实发力阶段却“偃旗息鼓”。实践充分表明,只有蓄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才能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坚守,要守住思想阵地。如果不能坚守思想的阵地,就容易在困难面前搞“绕道式”落实,在利益面前搞“选择式”落实,抑或松劲歇脚搞“半马式”落实。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当成一辈子的事,做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纠正思想上的偏差。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关注什么强调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忧愁什么,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呼唤什么,主动在大局下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决不搞变通走样,决不做政治上的两面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守,要守住为民初心。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要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大力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多流实干的汗水、勤沾乡野的“泥水”、常听群众心里的“苦水”,努力把情况摸实,把对策提实,用心用情用力办好“鸡毛蒜皮”的关键小事,办实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影响高质量发展全局的大事。
坚守,还要保持干事耐心。多一些“撞南墙”的胆魄,多一些“在路上”的执着,到改革发展最急最难处攻坚,到治理稳定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亮招破题,尤其是盯紧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死结”,站在全局和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繁杂琐碎中找准工作的发力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抓紧不放、劲头不松,不搞“差不多”,不图“及格分”,以实打实的作风、硬碰硬的业绩赢得群众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