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把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漫谈“四下基层”①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12-27 10:37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内容。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实实在在落实到基层,才能具有成效。要把理论政策宣传送到企业的厂门口、群众的家门口,让政策措施易得、易懂还易用。

理论宣讲接地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理论宣讲的内容既要“顶天”又要“立地”,不断丰富宣讲形式,将理论政策变成富有百姓味、时代味、真理味的生动讲述,用群众喜欢听、易接受的大白话阐释理论、宣传理论,用乡音传递党音,让宣讲更具烟火气,让人民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现场帮助群众解疑释惑,拨开思想的迷雾,解开思想的扣子,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政策宣讲暖民心。政策宣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既要“动腿”,更要“动情”,只有将心比心、见人走心,抓住对象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急,才能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才能防止喊口号、放空炮,真正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讲什么”的思路,扮演好“翻译官”角色,围绕住房、就医、教育、家风家教等民生热点话题,将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把群众关心的内容讲活讲透,把党的方针政策讲到群众心坎上。分众施策、因人施教,回应关切、解决难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讲清楚党的惠民政策,在推己及人中促进情感互动、实现思想共鸣,真正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让民心暖起来、聚起来。要变坐着听为走着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理论政策宣讲与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让党的理论政策从纸面走向“地面”。

丰富阵地聚人气。要开发身边的“活教材”,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开发精品宣讲课程,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创新理论宣传形式,运用舞蹈、诵读、小品、快板等形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群众需求,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心中扎根。搭建各类“小舞台”,贴近群众生产生活,把课堂搬到农家小院、厂矿车间、街头巷尾,开展群众夜校、马扎议事、屋场夜话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了解政策精神。要用好新媒体技术提升传播力,打造随时可听、随地可学的“指尖课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