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脚力所至应是百姓心头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25 17:03 作者:朱婧

从新闻报道、一些书籍中了解到鲍卫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身上的精神品格,深受触动。

掩卷沉思,他执行过什么大案要案?答案是没有。但为了5000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他跑了6次;为了1900元案款,他多次奔走在几十公里的山路上……脚步踏遍佤山村寨,三年磨掉650件“钉子案”,鲍卫忠办案不分大小。案件涉及的金额也许不大,但鲍卫忠为之奔走,因为他知道金额再小,事关当地群众利益,关乎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这些细节,可见鲍卫忠心中的“国之大者”: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是把各族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无论大小都去办。

感动之余,人们也会想,鲍卫忠在执行过程中说过什么响亮、漂亮的话吗?答案是没有。卫戍边疆、定分止争,靠的是脚力。他曾身处剑拔弩张的现场,往返乡间地头,那都不是他的办公室,他认为:“要把案件办好,佤山的村村寨寨就是我们的办公室,我们去找他们,他们来找我们,能是一回事儿吗?”车到不了的地方,脚步可以到达。执法如山靠的就是这般脚力。在他了解了执行的困难后,靠的是“人心换人心”的态度,一句“我们一起想办法”瞬间能打开心结,拉近距离,舒缓气氛,挤开化解矛盾的空间。读完这些故事感受到,原来维护公平、守护正义可以是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不一定靠斩钉截铁、义正词严,它就在每一个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时刻。从这万千小小的瞬间看鲍卫忠同志,宝贵精神闪耀着光芒。

向鲍卫忠同志学习,不妨看他走过的路,听他说过的话。把“硬骨头案”啃下,化干戈为玉帛,让百姓信任与满意,他靠的是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中间,脚力所至的尽头,恰是百姓的心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