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凝聚起行走的“先锋力量”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广大基层党组织的应尽之责,广西北海市的经验做法,为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提供了范本。
底数明、情况清,则衔接畅、服务实。流动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分布范围广、身份难亮明的特点,加上流入地和流出地沟通衔接不畅,仍存在“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等现象。要畅通流入地和流出地数据共享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流动党员动态信息库。流入地通过微信公众号、老乡微信群、党员志愿者等,广泛引导流动党员登记报到,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持续完善流动党员服务网络,推动服务触角前移,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到居民日常生活场所,广泛设置流动党员服务台(站),提供政策咨询、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服务,以“暖心”换“真心”。
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坚定的组织归属是让流动党员“不离心”“不离党”的必要条件。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大,存在着组织生活不固定、理论学习不经常的问题。让流动党员“流动不误学”“高飞不掉线”,必须推进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齐抓共管双向责任制,强化政治引领和党性教育。流入地要及时跟进线下学习交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党课活动,做到组织生活“全覆盖”、理论学习“无遗漏”;流出地要利用好“互联网+党建”新模式,建立“云端支部”,利用学习强国、流动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礼包,督促流动党员及时参加流入地组织生活和理论学习。
让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凝聚起行走的“先锋力量”,关键在平台载体。每一名流动党员都是一面红色旗帜,流动党员真正从“流入”变“融入”,从“客行”到“回家”,必须充分搭建平台载体,为流动党员提供发挥本领特长、助力地方发展的舞台。通过常态化走访慰问,摸清流动党员特长潜能,建立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帮助他们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增强其归属感、成就感,激励他们发挥更大价值、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