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各种考核检查、评选评优接踵而至,各单位都在忙着盘点一年来的工作,检核目标任务完成了没有。但只总结做了些什么,还远远不够,得看实际成效如何,转变多大,群众满意与否。在笔者看来,苦劳和功劳,并不能画等号。
何为“苦劳”?顾名思义,大抵包含着工作上的投入与付出较为辛苦,是一种过程上的描述。一些党员干部,但凡为群众跑跑腿、办办事,便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无限放大,但其实,这本该是自己应尽之责、分内之事,也有一些干部,一旦得不到较好的评价或者更好的发展,便牢骚满腹、消极懈怠。纵观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干部功利的心态。
一些干部终日忙忙碌碌,东一头西一头,在自己和旁人看来颇有勤恳之态,工作结果却鲜见成效。原因多样,可能是能力问题,可能是态度问题导致的,也可能是开展工作方法不当,又或问题导向不够,从而导致消耗过多,颇费周折;更有甚者,只是一味追求勤恳付出的假象,像陀螺一样在原地“打转转”“磨洋工”。
评价工作干得好不好,必须要从成效中去检验和衡量。比如,只管列表报数,一年开了多少次会、发了多少个文件、做了多少次调研、完成了多少个课题,但是会议、文件、调研和课题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却答不上来。这种盘点,就是把“做了”当“做好了”,既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反映,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
这也提示我们,考核工作既要听工作结果,更要问工作效果,做到既考虑工作上实际的艰辛付出,更看成效几何,注重短期利益和长期追求的统一,才能把花架子、假把式看清楚,把十年磨一剑的真功夫选出来,真正做到检查考核,树立典型,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