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期待更多乡村工匠走到台前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7 09:58 作者:陶崇银

  近期,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自2023年起,将联合完成首批乡村工匠名师、大师评选认定工作。《方案》的出台为乡村工匠的认定、培育,以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有利于更多“养在深闺”的乡村工匠走到台前,发挥创新创造活力。

  乡村工匠是指在乡村社会中依靠手艺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并以此谋生的人。对乡村来说,乡村工匠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技艺,还有利于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方案》出台后,各地应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落地,让更多乡村工匠能真正受益。在此过程中,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注重培育技能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培育乡村工匠名师、大师,要从县域层面统筹规划,注重培养人才结构的丰富性,让刺绣印染、传统建筑、金属锻铸等领域的各类人才都能补充进来。另外,也要注重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的产业资源禀赋,有针对性、有侧重地培育人才,达到乡村工匠与地方产业“双向奔赴”的效果。

  其次,注重培育过程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培育乡村工匠涉及技艺传承、产业发展、品牌培育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落实中要注意多部门协调沟通、共同发力。比如,在设立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时,要做好选址、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沟通协调,确保相应工作顺利推进;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协同做好业务范围的拓展和认证,确保通过乡村工匠引进的新业务领域可以切实落地、实现增收。

  最后,要加大乡村工匠品牌宣传力度。只有讲好品牌故事,才能把乡村工匠的优势和影响力发挥出来。比如可以通过打造劳务品牌,提升品牌背后乡村工匠的曝光度,帮助有真本领的乡村工匠对接好岗位,实现乡村工匠品牌和行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让更多乡村工匠有机会人尽其才,让更多乡村特色产业有机会做优做强。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