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基层问及群众有什么问题与困难时,部分被访谈群众要么“没有问题”,要么“轻描淡写”,选择不说话、不说真话、不说有实质内容的话。
下基层重在摸清情况、解决问题。应该看到,在一些情况下,不是群众没问题,而是群众不愿提、不想提,甚至不敢提。有的群众不清楚是不是真心实意解决问题,与其浪费口舌、望眼欲穿难得回音,不如缄默不言;有的群众经常被开“空头支票”,反映问题都无下文,时间一长便心灰意冷;还有的被“打过招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失去下基层的意义,引起群众强烈反感,甚至沦为形式主义,长此以往必定会败坏党员干部队伍形象,疏远党群干群关系。
沉下真感情,才能捞出真问题。要耐心听取问题,只有听得进才能聊得深,热情对待每名群众,当好合格听众,营造和谐、宽松、轻快的聊天氛围,不急躁、不厌烦、不敷衍,认真了解问题成因和来龙去脉,让群众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细心梳理问题,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把问题记全、记细、记实,不添加、不遗漏、不断章取义,建立问题清单,进行分门别类;问题记录完请群众再看一看,提出意见建议,让群众感受到被尊重的存在感和收集问题的获得感。要真心解决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开空头支票、不建空中楼阁,把群众小问题当成调研大课题,明确解决时限,责任定岗定人。针对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全程跟踪问效,耐心解释说明,给出满意答复,引导群众畅所欲言,说出真话。
(作者单位:西藏那曲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