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谨防批评“好人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8-28 11:16 作者:韩笑

心理学中有一种病征被称为“好人综合症”。所谓的“好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品格好的人,而是指那些一味讨好附和他人,并以此为荣的人。“好人”习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迎合他人,久而久之便会丧失自我原则和底线。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即将收官,一些地方和部门相继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以往经验看,这个环节也是“好人综合症”的高发环节。有的干部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事怕伤感情,批评自己怕降威信,只得搞“伪批评”,把本该辣味十足的“思想会”,变成了“甜味”有余的“茶话会”。毋庸讳言,批评比赞扬难开口,批评也比赞扬难接受,但若习惯于说好话、当“好人”,不仅会使制度流于形式、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还会破坏党风政风,贻害无穷。

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一场好的民主生活会,重要的检验标准就在于是否找准了思想和工作中的短板,增进了班子的团结,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自我批评应敢“亮丑”。要对照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6个方面突出问题,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论述和12个方面重要要求,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典型案例进行深刻的检视剖析,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触及灵魂、见筋见骨,达到“排毒治病”的效果。

相互批评应点“要害”。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真理不讲面子,出于公心、坦诚相见,直击“病灶”,直戳“痛点”,把制约事业、组织、个人发展的问题点出来,惊醒“梦中人”、唤醒“迷途客”。对待他人的批评要虚怀若谷、闻过则喜,只要批评得对就要虚心接受、认真反思。

提出问题更要抓好整改。要注意做好民主生活会“后半篇文章”,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实行“销号管理”,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满意不松手,努力把问题建议转化为“施工图”,把具体措施转化为“实景图”,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