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气象。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为逃避职责,热衷于把工作压力传递给基层,自己当起“甩手掌柜”、玩起“击鼓传花”,结果只能是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心怀怨气,反而不利于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职责,既施令更施策、既经手更经办,真正带着干部研、领着干部干、帮着干部办,杜绝层层传递压力变成层层逃避担当。
层层传递压力必须层层都有压力。各项工作要取得好成效,离不开上下同心、齐抓共管。传递压力的同时必须逐级建立权责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清单、任务清单。要明确基层工作准入事项,把对基层的考核、督查、检查等进行汇总、清查,建立基于基层权责事项基础上的考核评价体系,防止层层向基层摊派任务。
各级领导干部要挺身承担压力,防止压力一传了之。要层层跟上指导、层层凝聚合力、层层帮助解决难题,上级带头领着下级干,加强对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力度,对基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指导,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沉基层,调动基层干部工作主动性。对试图通过“转发”“考核”“督导”逃避担当、敷衍塞责、造成工作重大失误和损失的,加大调整处置力度,让“权责要对等、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共识。
既要传递压力也要正向激励。一味传递压力只会使基层干部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低迷。因此,还需同步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干部主观能动性,提振精气神。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建立精准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在选人用人、评先树优上公平公正用好考核结果,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以实绩论英雄、凭担当树典型,真正从基层选树群众认可度高、口碑好、让人信服的干部,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做好容错纠错工作,对出于公心、不谋私利、依法依规履职尽责的干部,及时启动容错免责机制,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纠,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