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让群众当“考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8-17 11:08 作者:冉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真正实效,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眼睛最明亮、心里最亮堂。评价主题教育实效,既要用事实说话、用实绩评价,也要让群众评判,这样的评价,才来得真实,来得实际。但也要看到,个别地方开展主题教育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有的主题教育程序一样不缺、调研学习一样不少、整改落实一样不差,但就是停留于纸面,满足于下发文件;有的批评侃侃而谈、谈问题面面俱到,但解决起来满足于形式、搞“蜻蜓点水”。这样的整改,如“光打雷,不下雨”,似“只闻楼梯响,不见下楼来”,让主题教育成效打了折扣,还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之中,影响党的公信力,损坏党的形象。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评价主题教育成效,不能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感受,也不能以自我循环替代群众参与,更不能以自我满意代替群众满意。用群众评价这杆秤称一称,以群众满意这把尺子量一量,才能让主题教育的成果得到实践检验,得到准确评价。主题教育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身上的“病灶”有没有得到诊治、灰尘和污垢有没有打扫干净,群众看得明白、弄得真切;整改落实有没有改到实处、见到效果,群众心里有本账。群众评价好不好,关键看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要始终瞄准靶心、抓实问题整改。要把主题教育之门打开、大开,不能开小门、侧门,要时时开、开前门,以坦诚之心要求群众参与、迎接群众进门参与。如果满足于办公室找破题之策、寻发展之方,只能是“闭门造车”,提出的整改落实措施也只能是无根之萍。整改之时,请群众提提意见、找找问题、谈谈看法,党员、干部才能思想认识上更深一层、整改落实上更紧一步、担当作为上更实一点。对查摆出来的每个问题,紧盯不放、责任到人,明确路线、时限,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满意的事项,逐一“销号清账”;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坚决“回炉返工”,群众不满意绝不放行。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