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主题教育“大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要让群众当“考官”,确保交出群众满意的“高分卷”。
请群众“出题”。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对问题的感受最直观、最鲜活,多到群众中去“捉活鱼”,才能头脑清明、行之有向。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多以“四不两直”的形式把脚步迈到田间地头、村舍街巷、工厂车间,与基层干部群众交心交底。要涵养闻过则喜的境界,群众的“异见”虽刺耳,但多是真情流露的肺腑之言,要主动把个人、工作、职责摆进去,弄清基层期盼什么、群众想要什么、发展渴望什么,确保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对策提实。
请群众“监考”。“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找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问题整改不能闭门造车,改什么、怎么改,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要让群众来“监考”。要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综合一线接访、网上接访等方式,畅通群众意见反馈渠道,真正把“考场”摆到大街上、田坎边,搬进微信群、论坛圈,让群众意见有处说。要力戒一阵风、走过场,坚持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摆在首位。能立行立改的,拿出实招硬招,逐条逐项过筛子,不折不扣抓落实;需长期坚持的,明确措施、细化任务、设定时限,持之以恒补短板、固底板。
请群众“阅卷”。问题改得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评判成效要请群众打分、看群众态度。要持续深入基层,通过座谈调研、实地走访、民意测评等方式,强化问题整改跟踪问效,及时发现新情况、分析新问题,群众不认可不罢休。要统筹好“当下”与“长远”,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对做表面文章、搞数字整改甚至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并持续督导,确保件件有着落、条条有成效。
(作者单位:四川省富顺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