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工作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受制于发展底子和经济体量,相比大中城市,县域小城在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科研软硬件支持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对此必须突出特色化、差异化、错位化,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富有县域特色、具备小城优势的人才引育新路。
深挖县域特色,与人才双向奔赴。县域小城的人文温度和乡土气息、别具特色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是招引人才的一大优势,要在发掘区域特色上下功夫,凸显对潜在意向人才的吸引力。要深度挖掘本地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优势、独特资源和发展前景,打造特色鲜明、直击需求的“城市引才名片”,瞄准人才的职业规划、兴趣领域、专业特长等要素进行推介宣传,让专业对口、想法合拍的人才产生共鸣。要打好乡情牌,发挥生于小城、长于小城的在外人才资源力量,既宣传介绍家乡的发展优势和人才政策,又及时把合适的人才苗子向家乡引荐推介,为有意者牵线搭桥,促成“双向奔赴”。
完善扶持体系,促人才大展身手。县域小城的发展和竞争环境比较宽松,对于人才攻关创新过程中的尝试探索更加宽容,人才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对更大,要进一步完善关心关爱和激励扶持体系,不断放大用才育才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要变“以帽取人”为“以事择人”,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以解决问题能力、驱动创新本领、推动发展实绩为核心指标的人才考核机制,为想干者、能干者提供“凭本事说话”的广阔空间和“靠本事吃饭”的良好机遇。要完善试错容错机制,为人才预留“蹚路试手”缓冲区,营造鼓励大胆创新、支持探索尝试的积极导向,让人才轻装上阵、敢想敢干。要在专业领域给予人才更灵活的技术发挥自由度,聚焦人才所急所盼,尽最大可能将配套措施补齐补强,放手赋予人才更大的资源调用权和支配权,推动人才甩开膀子施展本领。
优化环境,让人才安身安业。相较于中大城市,县域小城的生活成本和创业门槛相对更低,对人才扎根发展相对友好,想要实实在在地增强人才黏性,形成拴心留人的独特优势,就必须营造更加宜居乐业的环境和敬才爱才的氛围。要结合人才服务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及时更新优化服务事项清单,“一人一策”全程跟进,既做实“一站式”服务,为薪酬、奖补、住房等要素如数如期落实提供保障,又做细“管家式”服务,确保人才在衣食住行、就医体检、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上获得良好体验。要注重选树培育优秀人才典型,大张旗鼓奖励表彰,邀请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分享工作经历和典型事迹,营造尊崇人才、重视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