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重要手段,以高质量落实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抓落实,就是要把上级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体现、在基层中实现、在群众中呈现。回顾党的百余年历史,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都落到实处。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虚招;千忙万忙,落而不实都是白忙。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抓落实作为分内事、必修课和基本功,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在推动事业发展上见真章出实效。
抓落实,不光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倘若思路不清,抓不住重点,搞平均用力,这样“蒙眼敲钉子”“乱撒胡椒面”,极易导致事倍功半、虚耗空转。发扬钉钉子精神抓落实,首先要明确自身定位,善于学习政策,开展调查研究,切实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做好上级政策跟本地实际的结合文章,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抓落实不是蛮干盲干,而是实干巧干。还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既从大处着眼,也从小处着手,围绕制约发展的“中梗阻”、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拿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有效性佳的办法,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紧抓不放、一抓到底。
提升抓落实的成效,关键在于责任到事、责任到人。如果只是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发文件”当成“落实了”、把“开会研究了”当成“问题解决了”、把“工作分解了”当成“任务完成了”,最终就会在“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党员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定下来的工作和认准的事情,说了就干、马上就办,通过排出流程图、列出时间表、定好责任制等方式,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形成一贯到底的整体合力,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真正把计划变成结果、把蓝图变为现实。工作落实到不到位、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