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古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城墙的灯光秀表演开启氛围感满满的“国风夜游”……“长安夜”愈发精彩、愈发迷人。
夜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性格”与内涵。前不久,西安市发布10个夜间消费聚集区、26个夜间消费地标、100个夜间消费网红打卡点,进一步打造新引擎,点亮夜经济、释放新活力。
“长安夜”的破圈、出圈,意味着西安的夜经济逐步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然而,一些制约夜间消费潜力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往返交通是否便利、周边停车位是否充足、深夜出行是否安全等。
繁荣夜经济,服务好消费者是关键。如果消费者不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交通、舒适安心的环境、干净卫生的食品,即便夜市、商圈延长营业时间,打造新IP、引进新项目,也无法持续吸引消费者,甚至面临“凉凉”。因此,点亮夜经济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应聚焦重点区域,考虑是否可以适当延长地铁线路运营时间,精准调整公交线路,增加现有公交车的发车频率;因地制宜盘活附近停车资源,增设共享停车场;在消费场所及地铁站点的入口、出口等合适区域规划出租车、网约车候车点,方便群众出行。相关部门还要配足工作人员,发挥志愿者力量,及时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提供问询等便民服务,打造安全有序便捷的消费环境。
与此同时,点亮夜经济,要全盘考虑,不能“摸黑走路”。一方面,要强化系统思维、长远思维,平衡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构建完整的服务链条、标准的服务体系,例如面向商家、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设置摊点位置和数量,做好垃圾清理、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夜间经济消费内容供给,在文化体验方式、文旅IP打造上推陈出新,形成特色鲜明、场景多元、贴心暖心的夜间经济模式,不断满足群众对更丰富、更便利、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夜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社会发展。如何让西安的夜经济既“有范儿”,又持续火下去,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与温度。在繁荣夜经济、加快培育创建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上,还需集思广益,以绣花功夫为活跃夜经济提供服务保障,让“长安夜”焕发更蓬勃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