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盲人们只摸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就以此猜测大象的样子,自然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人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而固执一点,以偏概全的人。
仔细想一想,这几个盲人似乎也很无辜。他们也是通过调查而不是凭着想象来了解事物的,“摸”就是他们的调查手段。象耳“如箕”、象鼻“如杵”、象尾“如绳”,摸到的虽然都是真实的,但又都是局部的、不全面的,据此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准确的。想一想,如果这几个盲人再细心一点,仔细摸遍大象的全身,也许他们得到的答案将更接近于真相。笔者认为,开展好调查研究也应注意不要以偏概全,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当前,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室,身入基层、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但他们当中,有极个别的领导干部,却正在不知不觉犯“盲人摸象”的错误。他们下基层调研,热衷于听汇报、看材料,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有的先入为主,总想做“事前诸葛亮”,先主观“定调”,再据此查找与之相符的依据作为佐证;还有的搞调研不是亲力亲为,而是凭借基层反馈的信息,拿着基层的总结汇报材料,提纲挈领讲一番话,一份调研报告就此形成。如此调研,非但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决策失误的风险。
调查研究要避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就必须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多到田间、厂矿、群众和社会各层面中去找资料、查档案、入村户、进田地,通过纵向梳理、横向对比,看到真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调查研究取得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