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务新媒体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等作用,但一些政务新媒体在运行中“变味走样”,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群、迎检台账,都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卸下“指尖包袱”,就要让基层干部进一步摆脱形式主义束缚、放开干事创业手脚,真正把心思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上。
一种方法是,可以用一表数据共享替代多表多头报送。基层干部备受上报材料及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难题困扰,尤其是一些材料存在同质化、重复性问题,让基层干部戏称自己为“表哥”“表姐”,同样的数据内容换个形式一直报,这头报完那头报。建议上级部门通过政务App破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一表通用、一目了然,既减轻了基层负担,又加强了各部门之间数据透明度,有利于对接协作。
同时,可以通过精简工作群替代临时起意拉个群。基层工作繁杂,很多时候开展一项工作就临时建一个群,平时不注意管理,工作完成后也不解散注销,导致越积越多。工作群应该有清晰定位,只为日常工作调度与交流,群里只交流工作,消息简洁不刷屏;对于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工作结束后即注销;群管理员及时管理清理群消息、群成员;这样既不增加基层干部负担,又提升工作效率。
基层经常要迎接上级各部门的考核,作为一种激励督促手段,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十分必要。但有的督查检查考核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既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不堪重负。一些工作,不管实际是否需要“留痕”、内容是否适宜“留痕”、有没有条件“留痕”,都得建个台账,忙工作成了“忙台账”。这就需要上级领导提高革新意识,创新督查检查考核的评价方式,不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台账和记录,而是关注政策实效和群众感受,让基层干部真正从繁琐的迎检工作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