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海英/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真话,前提是要听真话;敢于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积极建诤言、作批评;鼓励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听党员群众的真实意见,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党员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要坚持党性原则,让真实的声音听得进出得来,做到有的放矢。
但也要看到,在实际中,有的基层干部群众还存在不想说、不敢说真话,出现一些“空话”“套话”的现象。比如,有的不敢讲真话,怕秋后算账、打击报复;有的不想说真话,怕领导不爱听就不想说,担心说了也白说,讲了还不如不讲;有的“老好人”心态,抱着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等。而有些领导干部在调研时,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想听真话,不敢直面矛盾和问题的现象。假话往往遮掩的是事实,掩盖的是真相。听到问题时成聋子,遇到问题装瞎子,就会导致真话出不来,不利于找到矛盾之所在,难以解决好问题。
有听逆耳之言的胸怀。真话好比辣椒,嚼起来辣,有可能还会引起肠胃不适。这需要领导干部敞开胸怀,有听逆耳之言的气度和智慧,欢迎和鼓励党员群众讲真话、讲心里话。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骂他的农妇并没有生气,反而鼓励说真话讲实情,由此引发一段党史佳话。因为皇帝对待真话的态度不一样,裴矩在隋朝做官时,阿谀逢迎、溜须拍马;可到了唐朝,他却成了敢于谏言的诤臣。领导干部要以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姿态,敢于听真话,勇于纳诤言,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之言;既面对面听群众意见,也背靠背听群众发牢骚,善于从不同的声音中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对于说真话、敢于直言的人,决不能打击报复,穿小鞋,进行所谓的“秋后算账”,给他们戴上“唱反调”“不配合”的帽子。
有让真话出得来的能力担当。很多真话实话往往藏在党员群众只言片语或一些隐晦的话语中,甚至还藏在一些意见、骂声或地方的民谚歌谣中。这需要领导干部有党性担当,敢于并善于发现真话后面的问题,并予以积极解决。为了听到真话,周恩来同志挤出四天时间走家串户,与群众同吃同住,终于让群众说出了掏心窝儿的话。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去了解群众是笑还是哭,是骂还是赞。要善于分析真话后面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保护说真话的制度环境。仅靠有不怕说真话的勇气、有听真话的胸怀,还不足以形成说真话讲实情的浓厚氛围,还需要有讲真话的制度保证,形成宽容的文化土壤。要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营造民主讨论的浓厚氛围。要积极有效解决讲真话者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形成说真话有用的导向,消除“讲了还不如不讲”的误区。要在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等制度方面加以有效引导,让讲真话、干实事的老实人不能吃亏,讲假话、光耍嘴皮子的人不能躺赢,防止“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从而养成说真话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