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选人用人是重要的政治工作,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工作,没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是难以完成职责使命的。要牢固树立专业思维、提高专业素养、锤炼专业本领,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政治素养是专业素养中的关键要素。“政治强”才能“业务强”。对组工干部来说,最关键的立场和态度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最重要的素养是政治素养。要加强对选人用人工作政治属性、政治标准、政治要求的认识,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谋划和推进选人用人工作。要始终坚持把选人用人工作放到民族复兴的宏大背景中来定位,放到高质量发展的大坐标系中来衡量,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大力选拔使用什么样的干部”。要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决将政治上的“两面人”识别出来、挡在门外。要始终坚持把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作为组织部门最大的政治担当和政治作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促进干部队伍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宽肩膀”“铁肩膀”。
识人察人本领是基本的专业本领。选准人,必先识准人。司马光曾经感叹,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选人难,难就难在识人察人;识人察人难,难就难在“人”这个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首先,干部的思想状况具有波动性,随着环境、境遇、岗位以及工作强度的变化,干部的心态、状态,甚至价值观、政绩观也会发生起伏,产生微妙变化;其次,干部的能力素质具有成长性,在不同成长阶段,干部所展示出来的工作阅历、经验积累、履职本领是完全不一样的;再次,干部的品行修养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干部的政治素质,不会写在脸上,往往隐藏在日常言行、小事小节之中,不可能一眼洞穿。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对干部的考察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日积月累,长期跟踪观察,将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表现情况系统集成,建立干部情况大数据库,识人察人才有精准度。
综合研判能力是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选干部、配班子,不是简单的拼凑结构,更不是机械地“填空位”“补缺口”,而是经过深入综合分析研判之后,提出最优方案、作出最佳组合。综合研判能力的强弱,决定选干部、配班子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要善于研判班子需求。深入分析单位的工作性质、核心业务,了解掌握驾驭业务工作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素质;深入分析班子的年龄、性别、经历、专业等结构,切实找准影响班子整体功能的短板缺陷;深入分析班子的变化趋势,前瞻性预测班子配备的动态需求。要善于研判人选特点。对同一名干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馈来的信息不尽相同,要学会驾驭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认真做好甄别分析,从中抽丝剥茧,找出干部的本质特征和主要优缺点。要善于研判岗位匹配度,认真分析干部的成长轨迹、工作阅历、能力素质、性格特质等情况,对干部的安排和使用提出明确意见。要辩证看待干部的优缺点,切实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真正将合适的干部用到合适的岗位上。
(作者单位:江西省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