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敢往“矛盾窝”里钻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26 15:02 作者:李慧芳

“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经过20年的发展,“浦江经验”依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彰显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浦江经验”的丰富内涵中,有一条是敢往“矛盾窝”里钻,就是要求广大领导干部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到矛盾最集中、问题最复杂的地方“零距离”倾听民声,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敢往“矛盾窝”里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宗旨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可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比如近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接待来访群众,他们反映的小区开通天然气、不动产权证办理等问题,都是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领导干部就应该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群众有信访诉求,领导干部就应该千方百计去排忧,扑下身子去解决,切实履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庄严承诺。

敢往“矛盾窝”里钻体现了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下访就选择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信访量和人均信访件最多的浦江县,充分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信访工作,很多都是长期累积的疑难、复杂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愿不愿挑最重的担子、敢不敢接最烫手的山芋、能不能啃最硬的骨头,对党员领导干部是一个极大考验和锻炼。广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带头到信访问题多、矛盾突出、工作滞后的地方下访接访,在了解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取信于民,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担当,但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中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健全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工作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新时代基层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