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我们既要抓好城市建设、惠民政策落实等民生大事,又要抓好柴米油盐、小修小补等民生小事,要像“裁缝”一样,为群众“织好布”“缝好衣”。
缝密为民服务的“针脚”。群众利益无小事,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要像裁缝那样一针一线地缝好为民服务“针脚”,把“针脚”走密、走实,防止民生事业“漏风”“进风”。要多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冷暖,善于在家长里短、喜怒哀乐中知民忧、解民盼、暖民心。对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能够解决的立即行动、快速解决;需要上级协调解决的及时汇报,争取尽快解决;根据现有政策和条件确实无法解决的,要用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做好教育疏导,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谅解。
熨平党群关系的“褶皱”。衣服长期不打理,就会出现褶皱,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藏污纳垢。党员干部不经常联系群众,也会使党群关系疏远,滋生官僚主义的“细菌”。要心里装着群众,以忠诚之心、为民之行熨平党群关系的“褶皱”。要真正解决群众的难处,不搞花架子、不做假把式,下功夫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善于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把问题解决在当下;对群众关心关切的惠民政策、民生实事等,主动向群众宣传、公开进展情况,让群众看到听到,激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内生动力。
扣好廉洁自律的“纽扣”。缝纽扣需要缝得端端正正,党员干部要常怀为政之德、涵养爱民之心,坚决不做与民争利的事,切实扣好廉洁自律的“纽扣”。对涉及民生事项的经费、拨款,要严格按程序快办、快拨,让老百姓早日拿上“救济款”“救命钱”。对涉及群众企业切身利益的政策、业务等,决不吃拿卡要、索贿受贿,不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想办法让群众少跑腿少折腾,早日办成事、“拿上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