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用实干实绩彰显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3-15 10:45 作者:府谷县府兴路便民服务中心 贾海霞

时间新故想推,实干接续发力。兔年春节收假第一天,陕西省委即行部署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专项行动,发出了开局之年加油干的冲锋号角,宣示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坚定态度,树立了勇争一流、走在前列的鲜明导向。

连日来,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作风能力提升为主旨,强调作风建设事项。从现实看,一些潜在的干部作风能力问题确实需要值得警惕。比如:学习能力不足;又如:创新思维固化;再如:问题解决不够等。好的作风决定好的效果,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走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面对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应该有怎样的精神状态来确保好的效果?需要全党同志用实干去把握发展,用实绩来回应期待。

“硬杠杠”要求不能低。态度决定结果,标准决定效果。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责任担当,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实践本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既要定标准、又要严要求,关键还要看落实,各项有利于推动作风能力提升的硬性标准不降格以求,各项不利于推动作风能力提升的弊病漏洞不避而不谈。比如,发扬“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理论学习就不能漂浮不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突出问题就应该精准聚焦;实现自我革新提升,检视、整改就要实事求是、不遗余力;由此,坚持严的主基调和硬杠杠,不缩尺松限,一些学用脱节、调查虚化、自我满足等问题自然就有了利于解决剔除的制度保障。

“好成效”导向不能松。我们的工作充满着人性的温度和治理的厚重,每个决策、每项措施的背后,都承载着万家忧乐、民生冷暖。加强作风能力建设,本身就是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没有目标导向,只是纸上谈兵,不仅使好政策在纸上打转,还伤害干群关系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消耗群众的忍耐,关键是带坏了风气。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员,作风能力提升能不能取得实在的效果,归根结底是要广大党员干部用更负责、更务实、更清廉、更担当、更系统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只有我们的事业取得实实在在的突破,群众的期待取得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们的能力提升才能得到更好的检验。

“抓头雁”效应不能少。“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此次“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专项行动,是一次面向实践、面向人民群众的履约践诺。现实中,面对新形势下新问题、新挑战,有的领导干部少了一丝胆气,多了一丝怕惧,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四处观望。领导干部是作风能力提升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其言行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切实履行好“头雁”职责,担负好领导责任,对这次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重要。因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既需要领先学、靠前学、往深学,真抓实干,做好“先行者”;同时也要做好督导复盘,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成果,涵养迎难而上的勇气、化解矛盾的高招、解决问题的办法,打通前行堵点、突破任务难点、培育创新亮点,当好“守门员”,带领大家当好求真务实的“实干派”。

新时代是奋楫前行的时代,抓住作风能力建设就是抓住了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牛鼻子。在全省、全国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此次“干部能力作风提升”专题年,为激扬新气象、砥砺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创造了重要契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需要“赶考”的心态与状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定能以党的自我革命更好地汇聚发展力量、创造发展活力、增添奋进动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展示新作为、彰显新形象、跑出好成绩、续写新华章!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