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人才是强民之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资源既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必须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如何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为当前各地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了引进人才,不少地方广发“招贤榜”“英雄帖”,出台一系列招才引才的政策措施,但成效甚微,归根结底是其不善引才,不懂用才,造成“引才难、留才更难”的窘境。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一个地方人才的密集程度与当地的人才生态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想让人才留下来、扎下根,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就必须营造适宜人才生存发展、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各级各地要优化人才环境,加快构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在人才引进培育、人才奖励激励、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做到以政策惠才,以服务留才,以平台聚才,营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生态。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对人才多一些真情实意和人文关怀,为人才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服务,让人才有枝可依,更有归属感。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涵养“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基础在“引”,关键在“用”。再优秀的人才如果使用不当,配置错位,不仅发挥不出人才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反而会挫伤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各级各地要按照岗位需求和人才专长,不断细化完善人才管理使用体制机制,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构建起适应各类人才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要注重人才专长和岗位的适配性和匹配度,让人才各归其位,各展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积极健康的人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长效推进。要科学谋划人才规划,持续优化人才配置,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不断释放人才“虹吸效应”,让更多“千里马”闻“香”而来、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