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躺平”干部要不得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2-16 09:19 作者:王明成

  近日,“躺平”干部引发大众关注,细数其表现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有的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看似马上就办,其实做给你看,结果稀松散漫;有的思想保守、能力平庸、工作普通,不会不问又不学,往往“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干就错”;有的拈轻怕重,显山露水的工作抢着干,苦活累活靠边站;还有的安于现状、不愿奋斗、畏惧挑战,甘当上推下卸的“二传手”、得过且过的“隐形人”,面对工作直接“摆烂”。

  “躺平”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一是趋利,领导在就争表现、赢信任,从中捞取个人好处。二是避害,怕得罪人、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三是跟风,别人都“躺平”,怕自己“内卷”反而显得另类。四是苟安,信奉“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

  根治“躺平”现象,需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上持续聚力。将晾晒“躺平”、严惩“躺平”的制度措施由一次性、阶段性转向连续性、持续性,坚决对“躺平”说不。另一方面,当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提高基层干部、服务对象呼声在考核中的比重,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了解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存在消极懈怠情况。同时,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坚决破除“大锅饭”思维和“铁饭碗”现象,让外界看到“躺”与“不躺”、干多干少明显不一样。

  历史的契机、时代的重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躺平”要不得。广大干部应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珍惜工作岗位,真心对待群众,以担当做事为荣,以为民服务为乐,持续改进作风。要针对自身的知识盲点、能力弱项、经验盲区,及时充电蓄能,主动接受锻炼,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用担当实干做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