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让下者服气顺气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02-03 11:39 作者:曹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不仅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还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治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一剂良方。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让干部下得明白、下得服气,依旧是难点问题。在下的过程中,既不能“一棍子打死”“打入冷宫”,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一下了之,而是要学会掌握方式方法,精准把控下的尺度与频度,让干部下得有依有据、规范有序。

能上能下不是为下而下,目的在于盘活干部队伍,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释放出干得好就上、干不好就下的明确信号,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勇气,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在推动干部下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划定底线,坚持定量与定性统一,根据干部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履职经历、现实表现等进行分析研判,结合纪委监委、巡察办、信访举报等情况,精准锁定下的对象,并按类别针对性施策。对在岗不在状态、不思进取的“躺平”干部,要加强动态跟踪管理,由主要领导对其进行交心谈心,做好思想疏导,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和要求;对身体状况不佳,需适当调休的干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由重点岗位调到一般岗位;对群众有些反映,但又不构成撤职以上处分的干部,由组织部门形成书面问题清单,并“一对一”进行提醒谈话,定期撰写整改情况汇报,依整改效果视情况进行岗位调整;对工作上有较大失误,造成一定损失的干部,移交纪委监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和监督管理,并跟踪考察,视考察情况作相应处理。只有真正把下的情形立起来、下的程序规定好,才能让干部下得合理、下得服气。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