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员论坛 / 泾渭时评 / 正文

多些“听百姓说”,少些“自言自语”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1 14:57 作者:郭元鹏

春节前夕,各地都会开展类似院坝会、“细说民生”等各类座谈会。笔者发现,一些地方的“细说民生”基本上都是“让专家说”“让学者说”“让干部说”。2022年的民生工作完成得如何?是具体实施工程的党员干部“汇报成绩”;2023年的民生工作如何去做?也是请专家学者党员干部“一起讨论”。尽管说,这也是为了人民。可是,如此“细说民生”因为少了群众的参与,难免离群众的感受、诉求还有一段距离。

  民生工程干得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才是最直接的。来年的民生如何做,群众的诉求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按照群众的意愿去实施民生工程,就会事半功倍,可能花钱不多,却赢得了更高的满意率。而假如民生工程并不是群众最需要的,很可能花钱不少,群众并不买账,结果只能是“钱没有花在刀刃上”。

  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应该是做好民生工作,干好民生工程的出发点。“细说民生”需要多些“百姓说”,少些“专家说”“干部说”,要多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哪里需要修路,哪里需要架桥,哪里需要建厕所,哪里需要学校,哪里需要市场,老百姓心里最清楚、最明白。笔者了解到,南方某县最近几年实施民生工程有个原则,做什么样的民生工程让百姓说了算。在今年该县“两会”期间,政府确立的2023年的民生工程,全部都是百姓通过网络投票最多的,如此民生工程自然会得民心。少些专家学者、党员干部的“自言自语”,多让百姓成为主角和评委,民生事才能办实办好。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