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行文如剥笋,鳞次可生辉。”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也要如同剥笋一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才能让群众理解吃透。
找准小切口,讲好大道理。剥笋前通常需先在笋皮上划一道切口,切口小方能层层递进把笋剥好,切口过大易致笋直接裂开。理论宣讲要出新出彩必先找准小切口。要“上通天线”,从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决策部署中总结提炼“小标题”,确保高站位、深解读,使上级决策意图及时与群众“面对面”,达到“脸熟心通”。要“下接地气”,立足基层实际,用时代楷模、榜样英雄这些群众身边的鲜活故事和人物,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打比方,以及引用名言警句、民俗谚语等,将深邃的精神细雨绵绵地传出去,让人听得懂、喜欢听。
找准发展线,讲好小故事。剥笋要由下而上、从外到内层层去皮。理论宣讲也应由因到果、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揭示科学理论真谛所在,不能云里雾里、天马行空,也不能照本宣科、机械灌输。要结合时代发展,将新中国成立前后对比起来讲、将改革开放前后结合起来说、将新时代前后对应起来谈,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结合起来,让群众更好地把理论融会贯通、学深悟透。要结合身边故事,将镜头对准奋战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群体,用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饱满的细节,讲好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扫黑除恶的斗争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农闲、饭后、节假日等时间,依托“送理论下基层”“百姓直通车”等载体,采取“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等方式,及时将新思想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企业车间。
找准乡土法,讲好家常话。笋嫩且脆,手掰易断。理论宣讲是一个从感性认识逐步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生掰硬拽”难以达到教育引导目的。语言生硬,像啃笋皮一样干巴巴没味道,定然让人难以下咽。因此,语言上要“入乡随俗”,从“划重点”“念稿子”式说教变成“唠嗑”“谈心”式交流,把官方语言变成群众语言,把书面语言变成大白话,努力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宣讲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内容上要“休戚相关”,通过“实”的内容、“活”的方式,结合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话题,同为民解难、助企纾困和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目标相结合,契合百姓现实需求,真正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