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各地宣讲团分别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党的二十大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宣讲过程中必须做足创新文章,少一些形式主义的“高深”,多一些贴近基层的“土气”,“走新”更“走心”,才能让群众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
“理论+文艺”,让理论宣讲“鲜”起来。生硬尴尬的理论灌输、“填鸭式”的刻板宣讲,只会造成群众不愿听、不想听。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妨将理论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中,寓情于理、寓教于乐,以身边事来宣讲大政策,用小故事来宣讲大道理,让大家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学习新知。
“乡土+乡音”,让理论宣讲“暖”起来。理论宣讲不能讲了就算,更要懂了才算。这就要求宣讲人应紧扣党的理论政策重点、社会生活热点、群众关注焦点,通过田间地头教、身边故事传、民族方言讲、门前院坝聊等方式,用好“乡音”、说好“乡理”,将党的好声音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的精神食粮,将沾着泥土、带着露珠、满满烟火气的理论传递到千家万户,传递到群众心里。
“线上+线下”,让理论宣讲“活”起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下宣讲很忙,线上也要不断线。要积极探索“云宣讲”“云直播”“云舞台”等“互联网+宣讲”新模式,确保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要线上线下齐发力,让互联网联通群众,将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实现群众在哪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就覆盖到哪里,切实打通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